北大外院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在半岛网页版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郝平校长,王博副校长,宁琦院长,淑静书记,尊敬的各位来宾、院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非常荣幸与大家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半岛网页版建院二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国高校发展联盟的各兄弟高校,向北大外国语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向全体师生和院友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在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北大外院,见到曾一同工作的老师们和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令我倍感亲切。其实不仅我个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也与北大外语学科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梳理上外校史的时候,我们发现,上外建校后不久,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1952年8月,上外的东南亚语文系,包括缅甸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等专业全部并入北京大学,逐渐与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融为一体。在后来的学科发展中,上外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理想追求和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品格不谋而合。上外也会始终以北大和北大外语学科发展作为学习、借鉴的榜样。
       北大外语学科历史悠久,1862年建立的京师同文馆是其渊源之一,它为我们国家外语学科奠定了基础。在北大外语学科的历史上,曾汇聚了一批我国最优秀的外国语言文学学者,可谓群星荟萃、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在外语学科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北大外语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他们历经艰辛,奋发作为,始终不渝地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为己任,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适应时代发展,1999年,半岛网页版成立。北大外院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形成了人文为本、多元并存、交叉发展的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天的北大外院拥有近六十种教学和科研语种,是国内拥有最多语种资源的高校之一,悠久的历史底蕴、优秀的师资队伍、丰富的图书、音视频等资料,令无数优秀学子非常神往。
       北京大学外语学科立足自身优势,为全国外语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北大外院为广大外国语学子开设了很多精品课程,编写和出版了很多影响深远的精品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外语专业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将戏剧教育与外语教育结合起来等等,为大学人文和素质教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多年来,北大外院为全国外语学科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有着良好的人文素养、富于创造精神和具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有口皆碑。
       北大外院依托北大在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教育等学科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在区域的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社会研究等领域引领学科风气之先,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外语学科体系,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扩大外语学科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外语学科中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显示了强大而稳定的学科实力,在国际的学科排名中,北大外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回顾历史,北大外院为全国外语学科发展做出了表率;展望未来,我们对身处国家最高学府地位的北大外院充满期待。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身上,我们外语学科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将迎来最重要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建设强国,要求外语学科建设要更加注重学科内涵的挖掘,进一步与服务中外人文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相结合,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深入拓展,在国别区域研究、全球知识构建等方面积极作为,为治国理政集中智慧、凝聚力量。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还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推动交叉学科发展,探索出跨学科的学术创新路径,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祝愿北大外院在全国外语学科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培养出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期待北大外院能为全国外语学科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我们更期待北大和北大外院与上外加强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发展联动,促进学科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联合开展学术研究,提高两校在外语教学研究、国别区域研究等领域的水平和影响力;与各兄弟院校一起构建外语学科学术共同体,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谱写出新的篇章。
       最后,预祝北大外院20周年院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北大外院以院庆为发展契机,砥砺创新,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三周后的12月8日,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70周年校庆,在这里真诚地欢迎各位专家领导到校莅临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