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页版傅增有教授荣获北京市第十一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称号

 

近日,北京市第十六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在朝阳区规划艺术馆举办,活动现场对第十一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进行了表彰,半岛网页版傅增有教授获此殊荣。

第十一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评选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旨在表彰热爱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市民先进典型,特别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代表,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人人学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榜样。今年6月至10月,经各级单位评选推荐、北京市教委专家组初审复审和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共有119名市民当选第十一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

傅增有教授于1948年4月生于吉林省德惠市,1968年应征入伍,1974年在北京大学泰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2007年担任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第一任中方院长。退休后,他服从组织安排,继续担任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代理院长和高级顾问,牢记初心、勤学努力、创新开拓、勤勤恳恳地为弘扬中华文化、中泰友好关系发展发挥光和热。

在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工作期间的傅增有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临危受命奉献余热

2007年3月26日,在泰国公主诗琳通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合作建立的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成立。经北大校领导研究决定,选派有多年泰语教育和管理经验的傅增有担任朱大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时任校长许智宏亲自与傅增有谈话,希望他能克服困难,在新的岗位上为中泰两国的友好发展和两校之间的亲密合作贡献力量。当时傅增有毫无心理准备,亦有教学科研任务在身,但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在北大工作30多年的老党员、老教师,为校分忧、为国工作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事情,于是他克服困难,走出国门,踏上新岗位,跨进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开始新的战斗——推广汉语,弘扬中华文化。

到朱大孔子学院工作一年后傅增有退休了,按照学校安排,他继续坚守岗位,计划干满两年任期。然而由于一直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傅增有这一干就连续做了3个任期共6年的中方院长,直到他因长期紧张的工作,身体出了问题,两次住院,客观条件不允许他继续承担院长的繁重工作,但他又应双方学校邀请,转而担任孔子学院高级顾问,协助院长工作。几年后,第三任中方院长离任,新任院长尚未挑选出来,岗位空缺严重影响孔子学院的正常运转,傅增有不顾身体疾病,再次临危受命,代理中方院长事务。就这样,傅增有在泰国一待就是13年,至今仍在一线奋斗,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泰关系友好默默奉献。

傅增有在泰国王宫学员基础汉语学习班授课

立足学习创新开拓,追求高端营造品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泰两国政府国建立了全面友好合作关系,学习汉语的泰国人越来越多,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傅增有虽然在北京大学教泰语和泰国文化33年,也担任过泰语专业主任、泰国研究所所长和诗琳通中泰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等职,但刚刚成立的孔子学院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靠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傅增有首先找来孔子学院的相关资料文件进行反复思考和研究,接着又去拜访国家汉办驻泰代表处、中国驻泰大使馆教育组以及泰国其他两家孔子学院,调查了解其工作方法和经验。最后经过反复推敲和研讨,傅增有设计和提出了朱大孔子学院的定位和办学理念:依靠北京大学和朱拉隆功大学这两所中泰顶尖高等学府的优势,围绕汉语推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本工作任务,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点办学”的办学理念,开展汉语教学、组织赴华培训项目、举办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和HSK汉语水平考试、举办中国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等各项工作。

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注册学员约3,283人,特色汉语培训班学员多达2152名;培训本土汉语教师1565人;开展中国文化活动314场次,参加人数约达83,000余人次;举办各类展览共35场次,参展人数达132,000余人次;组织31,317人次参加HSK、YCT及BCT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并编辑出版《泰国大学生汉语演讲比赛文集》《诗琳通公主访华题词荟萃》等本土汉语教材和文集,出版院刊《孔子学院》60期,125000册。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有太多的“唯一”:它是泰国诗琳通公主倡导建立并题词的唯一一所泰国孔子学院、是泰国唯一一所习近平同志访问并发表演讲的孔子学院、是泰国唯一一所诗琳通公主御赐以“诗琳通杯”为名举办泰国全国大学生汉语演讲比赛的孔子学院,是唯一一所编辑《孔子学院》中泰文对照版的泰国孔子学院,是唯一一所举办泰国王宫官员和国家移民局警官汉语培训班的泰国孔子学院……其中“泰国王宫官员汉语培训班”是朱大孔子学院的品牌项目之一,傅增有教授亲自担任任课教师长达5年,汉语走进皇宫在泰国乃至世界均属首次,在泰国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得到多方赞扬。

2011年11月中旬,傅增有发高烧数日不退,住进朱拉隆功医院2周。一天突然接到国家汉办通知,12月习近平同志将访问泰国,希望他能促成习近平同志访问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并做好接待工作。傅增有虽然觉得这个任务异常艰巨,但只要对国家有益,再难也要办,他立刻出院带领团队日夜工作,四处联络。经多方合力,最终成功得到习近平同志的支持。12月24日上午10点20分,习近平同志莅临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进行访问并在欢迎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傅增有全程陪同习近平同志参观交流,并与习近平同志亲切交谈,让他感到既温暖又振奋。

2019年10月1日,傅增有作为唯一中方嘉宾应邀参加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和泰国电视台合作节目“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庆典实况直播”,向泰国人民介绍中国7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是泰国首次对中国国庆庆典进行电视实况转播。

傅增有应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泰国电视台合作节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实况转播”

教学科研同时并举,追求持续协调发展

为了让泰国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运用能力,孔子学院积极开展赴华培训项目,傅增有每次都亲自带队陪同赴华重点团队到中国交流学习和拜访汉办,70多岁的傅增有还陪同赴华团学员参观居庸关长城,爬上第四烽火台。

根据汉语教学、中国文化以及中泰两国关系热点问题,傅增有多次推动举办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发挥北大和朱大的学术优势,提高孔子学院影响力和办学水平。如举办诗琳通公主专题演讲会,举办中国文化名人王蒙、余秋雨以及北大专家学者学术讨论会,在泰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为把朱大孔子学院办成泰国汉语教学与研究的中心,傅增有在2012年提出建立朱大孔子学院诗琳通中文图书馆,计划中文藏书20万册。这个项目计划得到国家汉办、北京大学和朱拉隆功大学以及历任中泰方院长的大力支持,北京大学图书馆支持图书2万册,孔子学院总部提供5000册图书。图书馆在2017年1月7日举行揭牌仪式,诗琳通亲临仪式并题词。

2010年5月,孔子学院总部决定将中英版《孔子学院》院刊增加中泰对照版,并将这项工作交给朱大孔子学院负责。这是一项新领域的重要工作,有利于汉语推广和孔子学院事业持续发展,傅增有立刻带领团队进行创刊工作。编辑团队初期人手少,困难超过预想,傅增有兼任院刊编辑部主任,除了院长的日常工作外,经常赶着审定稿件到凌晨2点。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院刊如今已出版60期,125000册。

为适应泰国人民汉语学习、汉语推广持久发展和加强中泰友好关系发展的需要,傅增有还积极推动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本土化教材的编写工作,他发挥自己精通泰语的优势,先后编写3套本土汉语教材、2部诗琳通纪念文集,还参与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并出版《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

泰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热心公益抗击疫情,促进中泰友好交往

2020年1月,年关将至,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神州大地,傅增有眼看着祖国人民遇到了困难,心急如焚的他感觉此刻必须与祖国同胞同在。于是他积极发动当地校友,牵头组织成立了北京大学泰国校友会捐赠工作小组,并身先士卒,带领着小组成员日夜工作、相互配合,在短短的72小时内募捐到了40多万泰铢,并用这些善款在曼谷当地全方面采购急需的抗疫物资,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尽多种办法,将上万个医用口罩和5000副医用手套运送到湖北。

3月,中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泰国疫情却愈演愈烈。为支援泰国人民抗击疫情,体现中泰一家亲,傅增有再次组织北大校友进行捐款,并以北大泰国校友会的名义向泰国曼谷最大的公立医院朱拉隆功医院捐款和捐赠医疗物资。傅增有冒着危险和酷热,忍着腰间盘突出腰腿疼痛,多次前往朱拉隆功医院送交捐赠口罩样品和测温仪说明材料,并与院方商谈捐赠事宜。这次北大校友的捐赠活动受到泰国社会的广泛赞扬,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5月18日,傅增有还作为唯一的中国嘉宾,参加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和泰国电视台合作节目“两会与疫情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向泰国民众介绍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巨大胜利和经济恢复情况。

傅增有带领北大泰国校友会成员筹集救援物资

傅增有带领北大泰国校友会捐赠十万铢支援朱拉隆功医院抗疫

傅增有今年72岁了,他20岁时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人民扛枪站岗;26岁在北大毕业,服从组织安排,留校当教师,教书育人33年;59岁服从组织安排到泰国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退休12年来一直战斗在汉语推广、弘扬中华文化的第一线,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08年和2012年,朱大孔子学院连续2次被评为“全球优秀孔子学院”,2012年更被评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傅增有个人也在2010年的第五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被评为“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获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颁奖;2020年9月26日经泰国华文教师公会评选,被授予“泰国年度模范中文教师”并获一等奖“最高成就奖”。

回顾过往50年,傅增有一直坚持“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不忘初心,服从组织,开拓进取,奋斗不止。一个人的人生是有限的,能把自己的这一滴水融入到祖国发展前进的洪流之中,能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余热,感到无比喜悦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