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和区域研究系列讲座:印度洋渔业资源现状及我国印度洋远洋渔业发展新思路

  2023年6月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衡老师应邀为我院师生进行题为“印度洋渔业资源现状及我国印度洋远洋渔业发展新思路”的讲座。本次讲座属于“当代中国与印度洋地区”系列讲座,由半岛网页版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亚非系和东南亚系主办,半岛网页版张忞煜助理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历史系曹寅副教授和北大外院谢侃侃助理教授参与讨论。本次讲座在外院新楼B134会议室和线上平台同步举行,吸引了相关部门和国内外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在线参与讲座。

 

 

 

  本次讲座从印度洋的地理位置和海洋环境特点、渔业资源及渔场分布、我国印度洋渔业历史分布和现状、远洋渔业发展新思路等方面切入,为中国的印度洋渔业发展提出建议。

 

 

  印度洋为热带海洋,整体水温偏高,渔业资源以金枪鱼和鱿鱼为主。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拥有公海围网中上层渔业,东非的索马里、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我国在印度洋的渔业开发历史晚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1995年开始发展金枪鱼渔业,此后不断扩展产业规模和品类。远洋渔业是我国渔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随着公海自由捕鱼时代的结束,以及国际社会对我国印度洋渔业的关注度增加,我国正着力采取在印度洋公海自主休渔等方式扩展远洋渔业发展新思路。张老师建议进一步加强印度洋海域渔业资源的监测及渔场形成机制研究,关注海洋生源要素、海洋环境如何与渔场或食物产出结合。

 

讲座主讲人张衡副研究员

 

  在讨论环节,曹寅老师指出张老师的讲座专业深入,极大地扩充了与会师生对印度洋远洋渔业的认知与了解。另外,曹老师对于气候变化对印度洋渔业的影响、远洋渔船的人员构成等问题表示关注。谢侃侃老师与张衡老师探讨了中国在印度洋远洋渔业作业面临的安全挑战。张忞煜老师则关注中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双边关系的波动对我国远洋渔业的影响等问题。与会观众还就印度洋渔业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图文/詹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