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外教
“庆祝中澳建交五十周年人文交流论坛”成功举办
2022-07-14
7月12日,由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公室、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半岛网页版联合主办的“庆祝中澳建交五十周年人文交流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各高校的著名专家、翻译家、学者、学生和友好人士跨越重洋,相聚于线上,共同探讨中国和澳大利亚文学、历史、文化等人文交流成果,展望中澳增强友谊、互惠互利、文明互鉴的未来前景。
论坛由半岛网页版教授、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刘树森老师主持。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社会科学学院院士大卫·沃克教授(David Walker),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资深翻译家李尧先生,阿德莱德大学人文学院的著名学者和作家周思教授(Nicholas Jose),清华大学外文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王敬慧教授,墨尔本大学和西澳大学荣休教授菲利普·米德教授(Philip Mead)先后发言,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刘红中副教授进行了评议。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的师生代表,中、澳两国各高校师生与友好人士等一百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
半岛网页版线下会场
刘树森教授在论坛主持致辞中回顾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五十周年的历程。他首先感谢论坛组织方和参会各方在疫情期间排除各种困难,搭建这个高端交流平台,让大家有机会相聚于线上和线下,共同庆祝中澳建交五十周年。他表示,这次论坛也将为改善两国关系、加强两国的联系贡献珍贵而专业的人文视角。回顾过去五十年,可以发现中澳互惠互利,不断深化合作,近期的困难局面是暂时的,两国拥有长达半个世纪的长久友谊历史,应邀参加论坛的所有发言嘉宾都见证了中澳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对中澳关系的未来充满希望,并愿意为此不懈努力。刘树森教授希望今天的论坛能够加强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文化交流互鉴。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世界各国都是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团结合作、充分交流是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必然选择。
大卫·沃克教授在发言中盛赞中澳建交以来中国经济的杰出成就并表示:双边关系的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是民间交流,人文交流十分关键,中澳共享同一命运的时间比两国建交的时间更长。他分享了与李尧教授合著的回忆录《共逍遥,乐陶陶》将一个澳大利亚人和一个中国人及其各自的家庭与两个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他以书中十九世纪气候变化对中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家族命运的影响为例,说明虽然中澳远隔重洋,但中澳两国人民共享同一个地球,中国和澳大利亚人民都处在同样的地球气候影响变化之下,此刻也共同面对新冠疫情的挑战,并认为加强合作交流将有利于两国面对共同的挑战。
李尧教授介绍了他与大卫·沃克教授合作撰写的回忆录《共逍遥,乐陶陶》的写作经历及该书对中澳交流的意义。他表示,这本书编织了两个不同的家族的历史,是历史维度上中西文化的映衬,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和澳大利亚普通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故事。这本书由两位相隔大洋的人合著,证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最后,李尧教授引用了书中提及的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内容:“在中澳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人民友谊完全能够跨越高山和大海,如同耸立在澳大利亚中部的乌鲁鲁巨岩一样不畏风雨、屹立长存,如同横亘在中国北方的万里长城一样绵延不断、世代相传。”
周思教授发言主题是《小说牵红线:我们讲述彼此的故事》。他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人或地方之前,经常会先在故事中遇到他们。一部能够塑造我们的理解并伴随我们远行的小说,可以产生持久的影响和作用。中国作家和澳大利亚作家书写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写作过程就像一根红丝线一样,创造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文学联系的空间。发言简要回溯了澳大利亚多部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并以作者他本人的小说《红线》为例进行讨论——如何借用中国经典著作《浮生六记》,以新的、个人化的方式,通过跨文化背景下当代人物生活来反衬一个过去的故事,融合了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文学观念。周思教授感谢了李尧教授所翻译的《红线》中文版本,并对中国和澳大利亚文学交流的未来充满希望。
菲利普·米德教授发言的主题是“澳大利亚诗歌与世界”。他认为,多样性和强健是近当代澳大利亚诗歌的主要特征。近几十年来,澳大利亚诗歌扩展了传统文化的延伸面,创造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创新世界。娜塔莉·哈金、伊芙琳·阿拉伦等年轻的土著诗人的作品坚持将诗歌作为他们将语言去殖民化的首选文化表达方式。诗人在对环境迫切情况的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参与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澳大利亚大陆惊人而强大的声音与全球话语对话。菲利普·米德教授还介绍了他在南京大学等中国大学任教的经历与感受。
王敬慧教授以《红线》与《共逍遥,乐陶陶》两部作品为例,在互文性框架之下审视文字与文字背后的文化。她介绍了“互文性”这一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理论术语被放入中西语境中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究中国传统修辞中“参互成文,含而见文”的互文特点对西方文论中互文性概念形成所做的贡献。发言从巴赫金的时空体概念、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关系、以及道德经的宇宙观三个方面,分析《红线》与《共逍遥,乐陶陶》通过时空变换来形成新的文本意义;指出两本书的书名翻译所遇到的文化因素丢失的问题;并运用互文的方式继续实践,探寻《红线》与《共逍遥,乐陶陶》两个文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为在文字构成的文本迷宫之中去探寻文学对于跨文化交流所能提供的重要意义——不断思考和实践对待文化差异的共情能力。
最后,刘红中副教授进行了评议。她表示:文学是强有力的载体,中澳学者们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创作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对历史、文化、价值观的相互了解做出巨大贡献。她提到,大卫·沃克教授曾以首任北京大学---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教授的身份在北京大学工作三年,该讲席项目由澳中理事会、在华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三所机构共同发起,由北京大学提供学术、行政和后勤包括住宿等方面支持和保障。在北大的工作中,沃克教授与澳研中心之间也不可避免存在分歧,但由于双方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乐于相互探讨,相互了解,保持沟通,最终总能排除困难,在很多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还包括促成更多的澳大利亚学者、记者、作家、戏剧导演等访问中国,了解中国。大卫·沃克教授在完成使命回国后不久,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这也充分体现澳大利亚人民对那些为增进中澳相互了解所做出特殊贡献人士的充分肯定。
在庆祝中澳建交50周年之即,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为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珍贵而专业的人文视角,得到了广大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大家纷纷表示,中澳教育、文化和学术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意义重大,相信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